全国客服:400-630-6658
成语规范使用解析:“血肉相联”与“血肉相连”的政务语境辨析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日期:2025-11-06
在政务新媒体传播中,成语的精准使用是塑造政府权威形象的重要基础。成语"血肉相联"与"血肉相连"虽仅一字之差,却因语义侧重点和使用规范的不同,在官方发文中需严格区分。结合蓝太平洋网站与新媒体监测平台的技术实践,本文将从语义溯源、应用场景及审核规范三个维度展开系统分析。
一、语义溯源与核心差异
"血肉相连"源自《汉书·苏武传》"骨肉之亲,析而不离"的典故演化,其标准表述强调"血与肉在生理结构上的不可分割性",后引申为"组织、群体或事物间存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该成语具有明确的生物学隐喻,多用于描述客观存在的紧密关系。例如某省卫健委在抗疫报告中使用"医患血肉相连",既体现救治关系的紧密性,又暗含生命共同体的价值理念。
"血肉相联"则属于现代汉语中的非标准变体,其"联"字更侧重"主观联结"的意味,常用于强调通过人为努力建立的紧密关系。但需注意,该变体在《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中未被收录,属于典型的"约定俗成但未规范"的表达形式。
二、政务场景中的规范应用
在官方发文中,二者的选择需遵循以下原则:
主观建设性表述:在描述通过努力建立的紧密关系时,建议采用替代表达。例如某乡村振兴局报告"构建干群紧密联结机制",既避免使用非规范成语,又准确传达工作主动性。系统内容审核校对模块会自动标记此类场景,提供规范改写建议。
历史文献引用:涉及经典文献引用时需保持原文表述。某革命纪念馆在解说词中引用毛泽东"军民血肉相连"的原句,必须严格遵循历史文本,此时"血肉相联"的任何变体均属错敏信息。
三、技术赋能下的审核规范
蓝太平洋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测平台通过多模态审核技术构建防护体系:
语义风险评估:在监测某市应急管理局公众号时,系统通过算法识别"防汛体系与群众血肉相联"的表述存在语义偏差,同时检测到"相联"与错敏信息库中"联结松散""联而不动"等负面词汇的潜在关联,建议调整为"防汛体系与群众血肉相连"的规范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