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易出错的标点符号使用指南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日期:2025-08-01
标点符号是文章的 “呼吸符号”,看似微小,却能直接影响文意的表达与传递。不少写作者在创作时,常常因忽视标点细节而造成表意偏差,以下这些易出错的标点使用误区尤其需要注意。
逗号的滥用与漏用是最常见的问题。有些人为了让句子 “读起来顺畅”,会在句中随意添加逗号,比如将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强行断开:“她看着窗外,飘落的树叶,眼神渐渐迷茫。” 实际上,“飘落的树叶” 是 “看着” 的宾语,中间不应加逗号。反之,当句子包含多个分句时,又容易漏掉必要的逗号,如 “他不仅热爱文学而且在绘画方面也颇有天赋”,两个分句间缺少逗号会导致节奏生硬,应改为 “他不仅热爱文学,而且在绘画方面也颇有天赋”。
句号与逗号的混淆也屡见不鲜。部分写作者习惯用逗号 “一逗到底”,直到段落结束才画上句号,这会让长句变得晦涩难懂。例如:“清晨的公园很热闹,老人在打太极,年轻人在跑步,孩子们在追逐嬉戏,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这样的句子包含多个独立完整的意思,应在 “嬉戏” 后改用句号。
引号的配套使用常被忽略。引用他人话语时,既要在开头加前引号,结尾也必须有后引号,且要注意引号内的标点位置。直接引用时,句号应放在引号内,如 “他说:‘今天的天气真不错。’”;间接引用时,句号则需放在引号外,如他说今天的 “天气真不错”。
冒号和破折号的误用也值得关注。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但其不能直接跟在 “说”“道” 等词后面的句子中间,比如 “老师强调:学习要踏实,不能投机取巧。” 是正确的,而 “老师对我们说:‘学习要踏实’,不能投机取巧。” 中冒号就用错了,应去掉冒号。破折号常用来解释说明,但其与括号的区别在于,破折号后的内容是正文的一部分,需要重读,而括号内的内容是补充说明,可略读,写作时需根据表达需求合理选择。
总之,标点符号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 “调味剂”,唯有准确使用,才能让文字更精准、更流畅地传递思想与情感。
蓝太平洋(http://www.bluepacific.com.cn/)。期待与您携手合作,共创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