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服:400-630-665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全会会议精神"这种写法要不得!机关笔杆子必须避开的术语雷区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日期:2025-05-20

在党政机关文件、新闻报道以及各类宣传材料中,政治术语的准确使用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表述不规范的现象,如将"全会精神"错误表述为"全会会议精神",或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误写为"党的xx大会议精神"。这些错误看似微小,但可能影响政治表述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本文旨在分析此类错误的成因、影响,并提出规范使用的建议。

一、常见错误表述及其问题

1. "全会会议精神"的错误表述

"全会"是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正确的表述应为"全会精神"或"党的十九届X中全会精神",而非"全会会议精神"。错误表述中的"会议"二字属于冗余,因为"全会"本身已经包含"会议"的含义,叠加使用会导致语义重复,不符合政治术语的简洁性和规范性要求。

正确表述示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会精神"

错误表述示例:"学习贯彻全会会议精神"(冗余)、"传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会议精神"(语义重复)

2. "党的xx大会议精神"的错误表述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如"党的二十大")是党内最高权力机构,其精神应表述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而非"党的XX大会议精神"。这里的"大会"二字同样冗余,因为"党的二十大"已经明确指代"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无需再添加"会议"二字。

正确表述示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

错误表述示例:"学习党的二十大会会议精神"(错误叠加)、"贯彻落实党的XX大会议精神"(不规范)

二、错误成因分析

1. 对政治术语的规范理解不足

部分工作人员对党的会议名称及其精神表述的规范性要求掌握不够准确,可能受到口语化表达习惯的影响,导致书面表述出现冗余。

2. 口语习惯影响书面表达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可能会说"开全会会议"或"学习大会会议精神",这种口语表达容易渗透到正式文件或新闻报道中,造成书面表述不规范。

3. 审核把关不严

一些单位在文件起草或新闻发布时,未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相关宣传规范进行审核,导致错误表述未被及时发现和纠正。

三、错误表述的影响

1. 影响政治表述的严肃性

党的会议精神和相关提法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权威性,表述错误可能削弱文件的严肃性,甚至引发公众对政策理解的偏差。

2. 降低公文和宣传材料的规范性

党政机关公文和官方媒体稿件必须符合标准表述要求,错误的使用会影响材料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3. 可能造成误导

如果基层单位或社会公众长期接触错误表述,可能形成错误的语言习惯,进而影响对党的政策精神的准确理解和传达。

四、如何避免此类错误

1. 加强学习,掌握规范表述

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及中央相关文件,确保对政治术语的准确理解。

2. 严格审核流程

在文件起草、新闻发布等环节,应建立多级审核机制,确保所有表述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冗余或错误。

3. 参考权威来源

在撰写相关材料时,应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的表述为准,避免自行创造或随意改动标准提法。

4. 加强培训指导

定期组织公文写作和宣传报道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术语使用水平,减少不规范表述的发生。

五、结语

政治术语的规范使用是党政机关和新闻媒体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要求。错误表述如"全会会议精神"或"党的XX大会议精神"虽看似细微,但可能影响政策的准确传达和文件的权威性。各级单位应高度重视此类问题,加强学习和审核,确保政治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维护党的政策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只有严格遵循标准表述,才能更好地传达党的声音,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5*8小时技术支持电话:010-62978955  
北京蓝太平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0-2024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6839号-2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