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服:400-630-665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互联网+,一个公式引发的一场革命

来源:蓝太新闻中心 发布日期:2016-06-30

 在这个新词层出不穷的时代,似乎一不留神就有被时代抛弃的错觉。

 

“互联网+”一词于2016年被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选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十大新词”和“十个流行语”,从侧面印证了“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影响力度和深度。所以也不难相信,就在我们身边,不论是媒体宣传还是产业运营中,也都频繁地使用“互联网+”这一词汇和概念。

 

就国内而言,“互联网+”的最早亮相,是在2012于扬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发言,称“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我们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找到若干这样的想法。而怎么找到你所在行业的‘互联网+’,则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

 

2015年全国两会上,马化腾以人大代表身份提交《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议案,并表达了希望“互联网+生态战略能够被国家采纳,成为国家战略的强烈愿望

 

之后的20157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将“互联网+”推到了改革和发展的前台。

 

可以说,相较于在互联网行业中热情发酵到产业外围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更像是一种自上而下因势导利的革命标语。

 

那么,到底何谓互联网+

 

比较常见的专业解释是,“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而最直接的解释是,“互联网+”,其实是对公式“互联网+X”的简称。这里的X,是对其他行业的概括,当然也不仅局限于此。当然,这里的+,也并非简单的数学运算符号,更多的是联结前后两者的纽带。

 

这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以及与餐饮、商贸行业的初步结合,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行业的巨大潜在能量,而这些潜能的内涵——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提升劳动生产率等等特点,又是传统行业转型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医治的痛点。

 

从本质上说,“互联网+”的重点和难点并非技术,而在于心态。我们重视互联网+的概念,并非只是要让传统行业将运行平台迁移至网络,更重要的,是要在传统行业中建立起互联网行业中清晰明确的服务导向问题,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提升传统行业的业务覆盖和运行效率。

在这样大趋势的带动下,“互联网+”之后的加数也日渐丰富起来,我们不但感慨于“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金融”这样发展空间巨大的项目构想,同时也享受到了“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通信”等初步尝试为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便捷。

 

当然,加号后最瞩目的其中一个加数非 “政务”莫属。

 

20162月,李克强总理在宁夏考察时提出,要充分运用“互联网+”让政府服务变得更聪明;随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要大力推行“互联网+”,完善“互联网+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路、好办事、不添堵。这也是政务信息化思路的延续和进一步发展。

 

应此号召,“智慧城市”的概念悄然而生。

 

截至201526日,政务微博账号已达24万,政务微信账号已逾10万,一支不容忽视的传播力量业已建成。《“互联网+政务”报告(2016):移动政务的现状与未来》显示,70个大中城市69个推出政务App,依托支付宝平台提供政务服务的城市已经达到347个。有越来越多的政府寻求与技术企业的合作,将政府服务接入受众广泛的社交平台、移动端,进而提升政府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同时,云计算服务正在为地方政府搭建政务数据的后台,拟将原本留存在政府各个部门互不连通的数据归集在一张网络上,形成统一数据池,实现对政务数据的统一管理。

 

至此,“互联网+”彻底完成了从公式概念到全行业乃至政治层面的革命纲领的角色转变。

 

而在这场革命中,找准我们所应扮演的角色,才能成为革命浪潮中的得益者,时代的弄潮儿。


5*8小时技术支持电话:010-62978955  
北京蓝太平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0-2022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6839号-2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64号